专题九 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试卷(含答案)

——摘编自法国总统马克龙的讲线)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发生在 18世纪的“法国是文化,英国是工业,美国是战的最后胜利和解决战后一系列重大问题,1945年 2月 4日至 11日,斯大林、罗斯福、丘吉材料二 20世纪 50年代,西欧国家希望摆脱美国控制,提高欧洲的地位。……20世纪 50年(2)根据材料二,概述从 19 世纪末到 20世纪 20年代中国山东命运的变迁。说明在中国山材料三 1971年 10月 25日晚上(北京时间 26日上午),联合国大会第 1976次会议上以 76的提案。在赞成票中,非洲 26 票,欧洲 23 票,亚洲 19 票,美洲 8 票。11 月 15 日,中国趋势加快;国际分工合作不断加强。(2 分,每点 2 分,答出其中 1 点即可)应对措施: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2 分,每点 2 分,答出其中 1 点即可,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材料二 你可以把它(战争)比做一场足球赛,我们就好象是预备队,闲坐在一旁的长凳上瞧人家的。俄国和中国形成先上场的第一队……在球赛进行到我们的先锋队员快要疲乏的时候,我们就该参加进去,做最后一击,决定全局的胜利。(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参加进去”的原因是什么?“中国上场”始于什么事件? (4分)(4)对战争的反思,是一种良知的拷问,也是一种人生态度的重建。综合上述材料,请你为人类避免战争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2分)2. 按照唯物史观的指导,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考察历史,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素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2)对比材料二中两幅地图的变化,从以下三个角度中任选一个或自定观察角度,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并用具体史实加以阐释。(8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合理,条理清楚)3. 世界形势风云变幻,扫清迷雾追根溯源;国际关系错综复杂,抽丝剥茧正本清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材料一 我们已经习惯了一种自18世纪以来以西方霸权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法国、英国、美国,让世界伟大三百年,法国是文化,英国是工业,美国是战争。我们习惯了这种伟大,它让我们对全球经济和政治掌控着绝对的支配权。但事情正在起变化,有些危机来自我们西方国家自身的错误,而有些则来自新兴国家的挑战。——摘编自法国总统马克龙的讲线)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发生在18世纪的“法国是文化,英国是工业,美国是战争”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3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2与图1相比有哪些变化?分析这些变化出现的原因。(5分)材料三 党的十九大以来,世界多极化加速发展,国际关系分化组合更趋复杂,国际格局面临深刻调整,力量对比向更加均衡方向发展。面对保护主义的抬头、单边霸凌的逆流,中国……坚定地站在历史前进的正确一边。材料一 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苏军解放全部国土,并从东面向德国逼近;美英盟军粉碎西线德军的抵抗,解放法国并从西面攻入德国。为了争取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和解决战后一系列重大问题,1945年2月4日至11日,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了会议。经过激烈争论,达成了一系列协议。……为了确保战后的和平与安全,会议决定成立国际组织。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西欧国家希望摆脱美国控制,提高欧洲的地位。……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和联邦德国等六国组建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六国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这三个组织合并为欧洲共同体。欧洲的经济联合促进了欧洲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1993年,大部分欧洲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组成了欧洲联盟,欧洲一体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材料三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日益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对中国既是难得的机遇又是严峻的挑战。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潮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可喜成果。(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尔塔会议决定成立的国际组织名称。(1分)简析雅尔塔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3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经济全球化的表现。(2分)请你谈谈中国应该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2分)① 第一次 世界大战 ② 第二次 世界大战 ③ 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 ④ 两极格局 ⑤ 多极化发展 ⑥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1)某同学为制作20世纪世界格局演变趋势图,整理出以上关键词语,请按正确的时序排列(只写序号)。(2分)材料二 19世纪末,德国强行向清政府租借了胶州湾沿岸,把山东半岛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趁火打劫,以向德国宣战为由,占领了德国在山东的租借地。战争结束后,中国作为战胜国,派代表参加了巴黎和会。会上,中国代表提出收回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但是,列强无视中国的正当要求,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全部转给日本。华盛顿会议期间,中国代表提出,《凡尔赛条约》有关中国山东问题的内容,损害了中国利益,应予以取消,并希望会议促使日本放弃有关山东问题的无理要求。出于削弱日本在华势力的考虑,美、英两国对中国的要求表示支持。由于中国人民坚持斗争,也迫于美、英两国的压力,日本代表不得不与中国代表签订条约。中国收回了在山东的大部分权益。(2)根据材料二,概述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中国山东命运的变迁。说明在中国山东问题上列强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6分)材料三 1971年10月25日晚上(北京时间26日上午),联合国大会第1976次会议上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提案。在赞成票中,非洲26票,欧洲23票,亚洲19票,美洲8票。11月15日,中国代表团第一次参加联合国大会,57个国家致欢迎词。其中,智利代表提到:“我们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遵循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实行和平共处原则参加我们工作的……我们深信,它将会对国际安全和有效的和平作出巨大贡献,它将会帮助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不发达国家的迫切需求。”(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回答,世界多极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推动多极化发展的力量有哪些?中国是如何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的?(6分)1.(1)不利因素:德国两线作战,容易受到协约国的夹击;意大利与协约国达成秘密协定,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2分)性质: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2分)(3)都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都给世界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人员伤亡大,经济损失严重,文明成果被摧毁,人类心灵遭到重创。(2分,言之有理即可)(4)增进国家之间的理解和尊重,减少误解和偏见,从而避免文化冲突升级为军事冲突。(2分,言之有理即可)阐释:为了争夺欧洲与世界霸权,欧洲列强之间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双方展开扩军备战,最终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结束后,战胜的协约国召开了巴黎和会,通过一系列条约,削弱了战败国,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的关系,确立了凡尔赛体系,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角度及观点(0—2分) 选取角度清晰,观点明确。(2分) 选取角度清晰,观点较明确。(1分) 选取角度不清晰,没有形成明确观点。(0分)阐释 (0—4分) 能从两幅地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史实准确,论证合理,阐释具有思想深度。(3—4分) 能从一幅以上的地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史实较准确,论证较合理,阐释具 有一定思想深度。(1—2分) 史实不准确,阐释不清晰。(0分)表述 (0—2分) 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分) 逻辑较严密,表述较清晰。(1分) 逻辑不严密,表述不清晰。(0分)(2)变化:国家增多,出现许多新的国家(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部分国家疆域发生变化(如德国疆域变小,阿尔萨斯一洛林归还法国);有些国家名称发生变化(如俄国变成苏联)。(3分)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凡尔赛条约》(凡尔赛体系)的影响。(2分)(3)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单边主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3分)(意思相近,可酌情给分)4.(1)名称:联合国。(1分)历史背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根本转变;争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或协调盟军行动,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解决战后一系列重大问题。(3分)(2)目的:摆脱美国控制;提高欧洲的地位;发展欧洲经济。(1分,答出其中1点即可)意义:促进欧洲经济的迅速发展;提高欧洲国际地位;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3分)(3)表现: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日益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国际分工合作不断加强。(2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1点即可)应对措施: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坚持改革开放;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加强国际合作,倡导合作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2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1点即可,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5.(1)①⑥②④③⑤。(2分,排序出现任何错误均不得分)(2)变迁:19世纪末,山东成为德国势力范围;(1分)一战期间,日本占领德国在山东的租借地;(1分)《凡尔赛条约》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转让给日本;(1分)华盛顿会议上,中国收回了在山东的大部分权益。(1分)原因:列强在华利益之争(美英出于削弱日本在华势力的需要)和中国人民坚持斗争。(2分)(3)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推动(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力的增长);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扩大(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等。(答出三点即可,3分)(4)挑战: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或美国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均可,2分)推动力量: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广大发展中国家。(回答三个及以上即可,2分)中国的做法:推动建立公正、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举办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派遣维和部队等。(答案指向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符合和平与发展主题的外交政策及具体事例均可,2分)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